綜合煤化工企業(yè)幾年來的運行經驗,磁力齒輪泵在使用中容易出現(xiàn)的故障通常有流量降低、泵的承載部件損壞及轉子退磁3種。
一、流量降低
流量降低的主要原因通常有泵流道堵塞、泵發(fā)生汽蝕、泵機管道沒有排空3種。
1、泵流道堵塞
磁力齒輪泵在應用上害怕介質中有雜質,比如介質本身含有易結晶物,管道中的焊渣等很容易使磁力齒輪泵的內磁缸、隔離罩卡死,導致無介質潤滑產生干轉。
因此,在泵的入口都安裝有的過濾器,如果在使用中不注意觀察入口過濾器是否堵塞,則容易造成入口流量偏低,泵打量不夠或不打量。
所以,在日常運行中要多關注入口過濾器的堵塞情況,并及時清理入口過濾器,入口流量達到要求的同時也防止雜質進入泵內損壞泵內零部件。
2、泵的汽蝕余量≥裝置汽蝕余量而發(fā)生汽蝕
如果泵在運行中產生了噪音和振動,并伴有流量、揚程和效率的降低,有時甚至不能工作,這就是汽蝕所引起的破壞。
例如,一些輸送易汽化介質輕烴類、烷類、烯類等的泵,當其入口壓力<操作溫度下的該介質的飽和蒸汽壓時,就會發(fā)生汽蝕。
解決改氣濁現(xiàn)象的方法比較簡單,通過增加入口壓力,使入口壓力>介質在操作溫度下的飽和蒸汽壓。
有一些磁力齒輪泵,當出口閥門開得過大時,也會發(fā)生汽蝕現(xiàn)象,此時就需要控制閥門的開啟程度。
3、泵機管道沒有進行排空
這種情況通常是操作人員在啟動泵時未按照操作規(guī)程進行操作,在啟動前沒有將泵機管道內的空氣排凈導致的,只需要在啟動時注意先排氣就可以避免。
二、泵的承載部件損壞
該煤化工企業(yè)在進行磁力齒輪泵的檢修中碰到多的就是承載部件磨損。
其中,精餾裝置的1臺磁力齒輪泵曾在1a內2次出現(xiàn)止推盤磨損,軸套損壞,嚴重的1次泵軸和葉輪口環(huán)也磨損破壞。
造成泵承載部件損壞的原因通常有泵的軸向力不平衡,殘余軸向力過大及泵的實際運行流量點偏離設計流量點過大2種。
1、泵的軸向力不平衡且殘余軸向力過大
當泵的軸向力指向泵的入口時,即靠近內轉子端的止推盤發(fā)生磨損時,在現(xiàn)場正常使用的前提下,可適當切削葉輪直徑,以減小指向泵的入口的軸向力;調整該泵葉輪后密封環(huán)的直徑,將其直徑調大;調整泵蓋上4個循環(huán)孔的圓周分布圓直徑,將其直徑調小。
當泵的軸向力指向電機,即靠近葉輪的止推盤發(fā)生磨損時,可以調整該泵葉輪后密封環(huán)的直徑,將其直徑調小,泵蓋上4個循環(huán)孔的圓周分布圓直徑調大。
2、泵的實際運行流量點偏離設計流量點過大
流量過大或過小而改變了泵在設計點時的軸向力平衡情況,從而造成殘余軸向力過大。
現(xiàn)場大多數(shù)磨損情況都是由于操作人員在使用時沒有控制好閥門開度和流量,使泵在非設計流量下運行導致的。后經嚴格操作要求,該現(xiàn)象己基本解決。
通常在使用磁力齒輪泵時,將運轉流量控制在設計流量的0.6~1.1倍。
三、轉子退磁
磁力齒輪泵的內外轉子分別由的永磁材料及轉子基體構成,內外轉子之間通常有幾個毫米的間隙。外轉子通過外界傳入的扭矩(通常為電機)而旋轉,并通過內外轉子之間的磁場相互作用而帶動內轉子同步旋轉,達到空間傳遞扭矩的目的(或叫非接觸傳遞扭矩)。
內外轉子同步旋轉形成了一個空間旋轉的磁場,而在二者之間的隔離套是個靜止件,那么勢切割磁力線,從物理學中可得,在金屬隔離套上要產生電流,在這里稱之為磁渦流,就要產生熱。但是,磁鋼在高于某一溫度時,極易退磁。所以要設計磁力齒輪泵的冷卻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,把磁渦流產生的熱量及時帶走,防止轉子退磁。
綜上所述,轉子退磁的直接原因就是磁渦流產生的熱量沒能及時被帶走,使轉子處的溫度高于磁塊的退磁溫度,而使轉子退磁。
該煤化工企業(yè)在使用磁力齒輪泵時曾出現(xiàn)多起轉子退磁的現(xiàn)象,經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2種:
(1)裝置發(fā)生抽空現(xiàn)象或輸送的介質發(fā)生斷流現(xiàn)象,磁渦流產生的熱量無冷卻介質及時帶走,使轉子處的溫度高于磁塊的退磁溫度,而使轉子退磁。
(2)承載部件(滑動軸承、軸套、止推盤)發(fā)生損壞,卡死葉輪,磁鋼處無冷卻介質流動,磁渦流產生的熱量無法及時帶走,使轉子處的溫度高于磁塊的退磁溫度,而使轉子退磁。